清晨,兒子、兒媳一大早起來佈置祭台,再一次將常志強老人的思緒拉到了77年前那個慘絕人寰的場景。
  胸口被刺傷的母親,掙扎著給2歲的弟弟喂了最後一口奶死去,父親和四個弟弟被槍殺,姐姐被姦殺。9歲的常志強因驚嚇過度,昏死過去,僥幸生存下來。
  13日,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,常志強一家十餘口,集中在他位於長江邊燕子磯附近的家中,第一次正式祭奠大屠殺中逝去的親人。
  “父母、姐弟的遺骸至今未找到。”老人說這話時,愧疚之情溢於言表。可是,那時他才9歲,他能做什麼?他曾試圖忘記這一切,他甚至連姓都由“戴”改為“常”。但是,“親人被屠殺的恨怎麼能忘得了?”
  1985年,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成,老人常來此緬懷親人,但從未正式祭奠過。“我們家沒有清明節,從不燒紙祭祖。”老人複雜的心懷,子女也難以猜透。
  為了這次家祭,兒子、女兒提前製作了遇難親人的牌位,設置了祭台。父母的牌位居中在上,下排是四個弟弟和姐姐,兩側擺著兩捧黃白相間的菊花,最前面是香爐和燭臺。整個祭台的背景只有兩個字“思念”。
  在老人的帶領下,四個兒女及孫輩、重孫輩,全家十餘口人齊向遇難的親人鞠躬、上香、獻花。老人特意為親人準備了三樣供品——蘋果、糕點、香蕉,擺在牌位前。蘋果寓意平安,糕點寓意高興,香蕉根根相連,寓意思念。
  “傷痛還在,可終究要面對。”老人的兒女告訴記者,也許是國家公祭日的設立,讓老人內心的傷痛得到些許寬慰,他最終同意在家中設立祭壇,祭奠遇難的親人。
  據新華社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大屠殺幸存者的第一次家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l24hlpz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